对于现在的情况,言行着实摸不准。
两位灰袍僧侣已经被佛零打倒在地,毫无还手的余力。
但佛零看起来并没有再下杀手的打算,他只是直勾勾地盯着那个盘坐在地闭目做法的身穿明黄色佛袍的僧侣。
他的目标是那个僧侣吗
言行在犹豫是不是该现身阻止,他一声灰衣脸戴鬼面,手中还有裁决令牌,不需要出手就能把佛零拦下来。
但现在的问题是,言行不知司西在不在佛城,或者是否正在赶来佛城的路上。
他一旦现身,而司西正巧在或者正在赶来佛城,那这件事一定被司西知悉,进而传到天雷宫与李令山或者那位裁决确认。
只要稍有询问,就会知道这块裁决令牌本是在万生宗圣女洛依手中,突然转到另一人手中,而这个人又出现在了佛城,那么,有人假借裁决令牌私下于各城之间活动就会完全暴露。
这就会给李令山和李治平带来很大的不便,他们一旦压不住,张城和林城再一查问,言行想做什么就昭然若揭了。
而李令山和李治平若想要强压,甚至有可能给天雷宫即将反叛的势力一个借口,拉拢更多的反叛势力。
毕竟天雷宫与世间道界本就是敌对的,李令山和李治平想保那就是与天雷宫一贯的立场和做法背道而驰,他们会被反噬。
这关系到最终的大局,言行不敢冲动。
而事实上,这块裁决令牌本在万生宗圣女手中这件事,在司南封云藏返回天雷宫时,司西狄刚就已知晓,若他现在到了佛城发现有另一个人持有这块令牌,他根本无需再返天雷宫确认,只要把驿道封锁,不惜一切把言行找出来杀了就可。
思来想去,言行也只能继续躲在暗处静观其
变。
几人都把目光放在了眼前的人身上,他们都没有注意到灵光圈原本流转的灵光已经接近停止。
佛零并没有向那个盘坐做法的僧侣走近,只是忽然掐诀,晴空之下两道天雷先后闪耀着白光向那位僧侣劈下。
那位原本好似周围一切都与他无关的僧侣忽念了一声佛号,头顶的灵光圈顶部凝出一个有如实体闪烁着逼人金光的“”字,连带着整个偌大的灵光圈似也化作了实体。
两道天雷带着无往不破的气势“砰砰”两声,接连击打在“”字金光之上,霎时灵光圈内大地震动。
“”字波动摇晃之后,又平稳的继续闪烁着金光。
那位盘坐的僧侣丝毫不为所动,仍旧低诵着佛经。
佛零双目凝视,但也没有再进一步的动作。
灵光圈流光停止,接地的部分开始消失,好似在向顶部收拢,这个变化很像言行的蓝焰莲台划下的蓝焰火线。
直至金光一闪后,“”字也消失不见。
那盘坐的身穿明黄色佛袍的僧侣这才睁开了双眼,他的双眼中也隐隐闪烁着淡淡金芒。
他看向佛零,淡淡道“施主,今日就到这吧。”
本是低声地说上一句,但他的声音却好像传入了听者的心里,听得很分明。
不怨不恨,不悲不喜。
仿佛他说话的对象不是把他的两个同门打伤的仇敌,他们之间并无仇怨。
佛零道“了因大师,我将你两位师弟打伤,你还是不愿赐教吗”
了因
言行想起在枕星河时,苏城流金消玉苑贾通曾提到的落霞寺三渡三了,贾通曾说落霞寺的三渡三了佛法修为都不在五行太玄境之下。
从刚才了因轻易抵挡佛零施展的两道天雷可以看出,
这等修为的确不在寻常的五行太玄境之下,虽然他只露了这一招。
了因,应该就是那三了之一。
只见了因站起,走向那两位被打倒在地的师弟,将他们搀扶起来,察看了一番他们身上的剑伤,伤口虽不少,但并不算重,止血后修养一番都无碍。
了因道“施主并没有下重手,我落霞寺本就倡苦行,受点皮肉伤不碍事。”
佛零沉声道“了因大师受点皮肉伤也不碍事吗”
了因摇了摇头,轻轻一笑,道“比起自幼受的仗罚,这点伤还是挨得住的。”
佛零眼角青筋直跳,也不二话,抬手就轰出一道掌心雷。
了因不避不闪,也不抵挡,任由那道掌心雷正中胸口,身体被击打得向后滑去,一口血喷出。
待身体站定,又向前走来,仍是眉目含笑,说道“施主不用再激了,废了我或是杀了我,于施主并无好处。因果有报,还望施主少做杀孽。”
佛零双手握拳,指节咯咯作响,脸上的神情有几分咬牙切齿,可以看出他很愤怒,也在忍耐。
过了许久,双拳张开,哼了一声,转身带着两名辅座离开。
远处的言行愣在当场。
佛零和两名辅座出手只是想试探了因和他那两位师弟的实力仅此而已
而了因宁愿生受一击掌心雷也不愿出手
虽然这种场面在言城也时有发生,但执禁团主动生事,也没有平白挨一击掌心雷的。
若是修为不深,生受一击掌心雷极有可能造成重伤,甚至毙命。
这种情况下,多数是有一番交手,但掌握分寸不得废了对方或是伤了性命,点到为止,有个评估和比较。
佛零敢向不防备的了因击出一记掌心雷,就证明在佛零的评估里,他的掌
心雷不会给了因造成太大的伤害,事实也是如此,掌心雷虽威力惊人,但了因并没有受到重创。
可是,佛零为何要在了因做法时试探
依言城的情形,执禁团要试探,随时都可以。
从佛零的反应看来,他分明也不想胜之不武。
言行想不明白。
了因擦干了嘴角的血迹,又分别在他的两位师弟身上连点数下,道“了难师弟,了苦师弟,你们如何可以回寺吗”
其中一位身材更高大些,看去年纪也更大些,他先道“了难无碍,可以上山回寺。”
另一位稍矮稍年轻些的,自然就是了苦了。
了苦的伤势看起来更重一些,佛零出手时一剑所伤的也正是他。
他的脸色更白,更痛苦,深深喘息道“师兄,你们先上山,我等明日吧。”
了因笑了笑,道“背你们两人背不动,背你一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了苦道“师兄,可你也受了伤。”
了因拍了拍胸口被掌心雷击破的佛袍处,不以为意地道“这点小伤,你也太看不起师兄了。”
了苦见此也不再拒绝,道“那好吧,平地的路我自己走,上山的路就有劳师兄了。”
了因道“好,你们先稍等。”
说完,向那家门房挂着白带的人家走去。
那户人家房门大开,房中有低低的哭泣声传出。
了因走到门外,双手合十,低声道“施主,法事已经做完,亡灵已超度,他已去往往生的路,还望施主节哀。”
房中有一个青年搀扶着一位边走边擦拭眼角的老妇人走出,他们走到了因身前,跪地一拜。
老妇人止住哭泣,道“多谢大师。”
了因将两人扶起,道“两位请节
哀,生死在天,谁都逃不过这一劫。去了的人,也希望活着的人不要悲伤。”
青年和老妇人哽咽着点头。
忽有一点金光不知从何处飘来。
了因顺手将它握在手中,又低声默念经文。
随后手掌松开,那点金光化作了一个淡白的身影,是一位老者的模样。
青年和老妇人看着这个淡白的身影,情绪又在激动,泣不成声。
而那位模糊的老者只是含笑着看着他们,挥了挥手,淡白的身影一点点消失。
青年和老妇人哭着,也笑了,他走得很淡然,他自己已经接受了。
了因又双手合十,低声道“阿弥陀佛,他让我给两位带句话,他说,他不喜也不悲,这一生与你们为伴,他已知足了。他感恩这一世的缘分,但缘尽于此,你们就放他走吧。”
青年抹了抹泪,低泣道“多谢大师,你替我们告诉他,我们懂了。”
懂了,就是释然了。
佛城流传着一句话,生者的执念,会让逝者的亡魂不得安息,要让逝者安息,生者就要断了挽留和悲伤。
虽不知这句话是否确有根据,但佛城百姓相信这是真的。
他们把生离死别的悲伤化作了感念,更加珍惜相伴的时光。
所以佛城安足,平和。
他们不求富贵,不求衣食无忧,只求家人平安,无灾无病。
这都是落霞寺对于佛城不可磨灭的功绩,若世人尽皆如此,世间又何来的争端与仇怨
言行能够看出那个金光化作的淡白身影并不是亡者的魂魄,那是落霞寺的佛门神通,了因只是以佛门神通制造一个假象,让这位亡者的家人从悲伤中走出,化解悲伤,化解哀怨。
这应该是落霞寺惯用的手段,但言行对这个手段只有敬
佩,它不是欺骗,而是感化。
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即便是假的,也值得称颂。
虽然那个所谓魂魄是假的,但了因做法度化是真的,言行虽还看不见所谓怨气,但作为修道之人,再加上他已获悉的种种从前所不知的事,让他不怀疑怨气的存在。
言行早听说落霞寺终年沉溺于净灵,眼前了因所做的,正是净灵的一种。
李治平说过,典籍有载,异兽之祸,为食怨而来。
这番异兽不再西来,正是因为落霞寺常年化怨,致佛城无怨,怨不西出。
可惜,世间只有一个落霞寺。
了因告别这户人家,扶着了苦,与了难一道向落霞山走去。
此时,天色将暗。
了因走出一段,莫名回头向言行藏身之处望了数次。
他早已察觉到那里有一双眼睛注视了他许久,一直隐而不出,不知究竟何人。,
两位灰袍僧侣已经被佛零打倒在地,毫无还手的余力。
但佛零看起来并没有再下杀手的打算,他只是直勾勾地盯着那个盘坐在地闭目做法的身穿明黄色佛袍的僧侣。
他的目标是那个僧侣吗
言行在犹豫是不是该现身阻止,他一声灰衣脸戴鬼面,手中还有裁决令牌,不需要出手就能把佛零拦下来。
但现在的问题是,言行不知司西在不在佛城,或者是否正在赶来佛城的路上。
他一旦现身,而司西正巧在或者正在赶来佛城,那这件事一定被司西知悉,进而传到天雷宫与李令山或者那位裁决确认。
只要稍有询问,就会知道这块裁决令牌本是在万生宗圣女洛依手中,突然转到另一人手中,而这个人又出现在了佛城,那么,有人假借裁决令牌私下于各城之间活动就会完全暴露。
这就会给李令山和李治平带来很大的不便,他们一旦压不住,张城和林城再一查问,言行想做什么就昭然若揭了。
而李令山和李治平若想要强压,甚至有可能给天雷宫即将反叛的势力一个借口,拉拢更多的反叛势力。
毕竟天雷宫与世间道界本就是敌对的,李令山和李治平想保那就是与天雷宫一贯的立场和做法背道而驰,他们会被反噬。
这关系到最终的大局,言行不敢冲动。
而事实上,这块裁决令牌本在万生宗圣女手中这件事,在司南封云藏返回天雷宫时,司西狄刚就已知晓,若他现在到了佛城发现有另一个人持有这块令牌,他根本无需再返天雷宫确认,只要把驿道封锁,不惜一切把言行找出来杀了就可。
思来想去,言行也只能继续躲在暗处静观其
变。
几人都把目光放在了眼前的人身上,他们都没有注意到灵光圈原本流转的灵光已经接近停止。
佛零并没有向那个盘坐做法的僧侣走近,只是忽然掐诀,晴空之下两道天雷先后闪耀着白光向那位僧侣劈下。
那位原本好似周围一切都与他无关的僧侣忽念了一声佛号,头顶的灵光圈顶部凝出一个有如实体闪烁着逼人金光的“”字,连带着整个偌大的灵光圈似也化作了实体。
两道天雷带着无往不破的气势“砰砰”两声,接连击打在“”字金光之上,霎时灵光圈内大地震动。
“”字波动摇晃之后,又平稳的继续闪烁着金光。
那位盘坐的僧侣丝毫不为所动,仍旧低诵着佛经。
佛零双目凝视,但也没有再进一步的动作。
灵光圈流光停止,接地的部分开始消失,好似在向顶部收拢,这个变化很像言行的蓝焰莲台划下的蓝焰火线。
直至金光一闪后,“”字也消失不见。
那盘坐的身穿明黄色佛袍的僧侣这才睁开了双眼,他的双眼中也隐隐闪烁着淡淡金芒。
他看向佛零,淡淡道“施主,今日就到这吧。”
本是低声地说上一句,但他的声音却好像传入了听者的心里,听得很分明。
不怨不恨,不悲不喜。
仿佛他说话的对象不是把他的两个同门打伤的仇敌,他们之间并无仇怨。
佛零道“了因大师,我将你两位师弟打伤,你还是不愿赐教吗”
了因
言行想起在枕星河时,苏城流金消玉苑贾通曾提到的落霞寺三渡三了,贾通曾说落霞寺的三渡三了佛法修为都不在五行太玄境之下。
从刚才了因轻易抵挡佛零施展的两道天雷可以看出,
这等修为的确不在寻常的五行太玄境之下,虽然他只露了这一招。
了因,应该就是那三了之一。
只见了因站起,走向那两位被打倒在地的师弟,将他们搀扶起来,察看了一番他们身上的剑伤,伤口虽不少,但并不算重,止血后修养一番都无碍。
了因道“施主并没有下重手,我落霞寺本就倡苦行,受点皮肉伤不碍事。”
佛零沉声道“了因大师受点皮肉伤也不碍事吗”
了因摇了摇头,轻轻一笑,道“比起自幼受的仗罚,这点伤还是挨得住的。”
佛零眼角青筋直跳,也不二话,抬手就轰出一道掌心雷。
了因不避不闪,也不抵挡,任由那道掌心雷正中胸口,身体被击打得向后滑去,一口血喷出。
待身体站定,又向前走来,仍是眉目含笑,说道“施主不用再激了,废了我或是杀了我,于施主并无好处。因果有报,还望施主少做杀孽。”
佛零双手握拳,指节咯咯作响,脸上的神情有几分咬牙切齿,可以看出他很愤怒,也在忍耐。
过了许久,双拳张开,哼了一声,转身带着两名辅座离开。
远处的言行愣在当场。
佛零和两名辅座出手只是想试探了因和他那两位师弟的实力仅此而已
而了因宁愿生受一击掌心雷也不愿出手
虽然这种场面在言城也时有发生,但执禁团主动生事,也没有平白挨一击掌心雷的。
若是修为不深,生受一击掌心雷极有可能造成重伤,甚至毙命。
这种情况下,多数是有一番交手,但掌握分寸不得废了对方或是伤了性命,点到为止,有个评估和比较。
佛零敢向不防备的了因击出一记掌心雷,就证明在佛零的评估里,他的掌
心雷不会给了因造成太大的伤害,事实也是如此,掌心雷虽威力惊人,但了因并没有受到重创。
可是,佛零为何要在了因做法时试探
依言城的情形,执禁团要试探,随时都可以。
从佛零的反应看来,他分明也不想胜之不武。
言行想不明白。
了因擦干了嘴角的血迹,又分别在他的两位师弟身上连点数下,道“了难师弟,了苦师弟,你们如何可以回寺吗”
其中一位身材更高大些,看去年纪也更大些,他先道“了难无碍,可以上山回寺。”
另一位稍矮稍年轻些的,自然就是了苦了。
了苦的伤势看起来更重一些,佛零出手时一剑所伤的也正是他。
他的脸色更白,更痛苦,深深喘息道“师兄,你们先上山,我等明日吧。”
了因笑了笑,道“背你们两人背不动,背你一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了苦道“师兄,可你也受了伤。”
了因拍了拍胸口被掌心雷击破的佛袍处,不以为意地道“这点小伤,你也太看不起师兄了。”
了苦见此也不再拒绝,道“那好吧,平地的路我自己走,上山的路就有劳师兄了。”
了因道“好,你们先稍等。”
说完,向那家门房挂着白带的人家走去。
那户人家房门大开,房中有低低的哭泣声传出。
了因走到门外,双手合十,低声道“施主,法事已经做完,亡灵已超度,他已去往往生的路,还望施主节哀。”
房中有一个青年搀扶着一位边走边擦拭眼角的老妇人走出,他们走到了因身前,跪地一拜。
老妇人止住哭泣,道“多谢大师。”
了因将两人扶起,道“两位请节
哀,生死在天,谁都逃不过这一劫。去了的人,也希望活着的人不要悲伤。”
青年和老妇人哽咽着点头。
忽有一点金光不知从何处飘来。
了因顺手将它握在手中,又低声默念经文。
随后手掌松开,那点金光化作了一个淡白的身影,是一位老者的模样。
青年和老妇人看着这个淡白的身影,情绪又在激动,泣不成声。
而那位模糊的老者只是含笑着看着他们,挥了挥手,淡白的身影一点点消失。
青年和老妇人哭着,也笑了,他走得很淡然,他自己已经接受了。
了因又双手合十,低声道“阿弥陀佛,他让我给两位带句话,他说,他不喜也不悲,这一生与你们为伴,他已知足了。他感恩这一世的缘分,但缘尽于此,你们就放他走吧。”
青年抹了抹泪,低泣道“多谢大师,你替我们告诉他,我们懂了。”
懂了,就是释然了。
佛城流传着一句话,生者的执念,会让逝者的亡魂不得安息,要让逝者安息,生者就要断了挽留和悲伤。
虽不知这句话是否确有根据,但佛城百姓相信这是真的。
他们把生离死别的悲伤化作了感念,更加珍惜相伴的时光。
所以佛城安足,平和。
他们不求富贵,不求衣食无忧,只求家人平安,无灾无病。
这都是落霞寺对于佛城不可磨灭的功绩,若世人尽皆如此,世间又何来的争端与仇怨
言行能够看出那个金光化作的淡白身影并不是亡者的魂魄,那是落霞寺的佛门神通,了因只是以佛门神通制造一个假象,让这位亡者的家人从悲伤中走出,化解悲伤,化解哀怨。
这应该是落霞寺惯用的手段,但言行对这个手段只有敬
佩,它不是欺骗,而是感化。
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即便是假的,也值得称颂。
虽然那个所谓魂魄是假的,但了因做法度化是真的,言行虽还看不见所谓怨气,但作为修道之人,再加上他已获悉的种种从前所不知的事,让他不怀疑怨气的存在。
言行早听说落霞寺终年沉溺于净灵,眼前了因所做的,正是净灵的一种。
李治平说过,典籍有载,异兽之祸,为食怨而来。
这番异兽不再西来,正是因为落霞寺常年化怨,致佛城无怨,怨不西出。
可惜,世间只有一个落霞寺。
了因告别这户人家,扶着了苦,与了难一道向落霞山走去。
此时,天色将暗。
了因走出一段,莫名回头向言行藏身之处望了数次。
他早已察觉到那里有一双眼睛注视了他许久,一直隐而不出,不知究竟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