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谢福临走来。
他本是来看看谢芙萍是否又来了妙笔生花。
走到门口,先是听见店内的一阵嘲笑,然后又看见了倚靠在门墙上言行。
谢福临只是在当日言行搭救邱沐时远远见过他一次,言行并没有见过谢福临,所以二人并不算相识,谢福临也就没有向言行打招呼。
谢福临只是奇怪,言行为什么又会在这里,为什么又不进去。
谢福临走进了妙笔生花,他没有看见谢芙萍,但看见了四个笑得前俯后仰的人,和因愤怒涨红了脸的邱沐。
言城世家公子们多有往来,谢福临虽与外人来往不多,但对那四个人还都识得,也心知他们的名声和往日行径,何况其中还有一个他的同宗族弟谢福照。
谢福临已经猜到了这里发生了什么,对于邱沐现在的模样,他感到同情,也想为邱沐做点什么。
谢福临看向谢福照,道“福照,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世家族内都有各自的地位,不是太愚蠢的人都心知肚明,谢福临本就比谢福照年纪稍长,况且早已接掌谢家的百宝坊,在谢家族内的话语权和地位自然不是谢福照可比。
看着谢福临一脸不悦地向自己问话,谢福照心虚的自觉矮上了半分,低声回道“没什么。”
谢福临又道“没什么,那还不回去。”
谢福照没再说话,谢福照是谢家的人,另外三人却不是,他们可不觉得谢福临能对他们训话。
朱归道“谢少东家,这里可不是你的百宝坊,也不是你们谢家,我们要做什么,还轮不到你指点吧。”
朱归少言,但是这四个人当中,好像却是以他为首。
言城各大家之间大多亲和,向来对外家的事
不插嘴也不插手,这是默认的规矩。
但谢福临实在不喜欢这几个人,强硬得回道“我是个经商的人,经商也有经商的规矩,店主逐客,客就离店。否则,若都像你们这样闹下去,哪家店还能开得下去。”
邱勇道“谁说我们闹了,谁说我们闹了哈哈”
杨赫显接话道“就是,谁说我们闹了,我们只是进来挑字画,难不得还不许我们说几句话”
说着,他笑了,朱归也跟着笑了。
谢福照闷着声,当着谢福临的面他不敢太放肆。
面对这等无赖,谢福临也无可奈何了。
这时,门口响起掌声。
几人转头看去,见言行拍着手掌走了进来,那四人脸色一变。
但看清言行脸上的青紫,又在心中偷笑,看来的确如朱归所说,言行昨日被言彬暴打了一顿。
只见言行笑眯眯地道“看来你们和我一样,颇喜欢大秦律令。”
几人都认得言行,虽然人后说到言行都不尊重,但当着人前,还是有些惧怕。
但听言行这么说,四人也愤怒。
一来,他们耻与言行为伍;二来,即便他们四人算不得什么好人,但对大秦,无人不恨。
朱归道“言行公子虽然身份尊贵,但也不可胡言乱语。”
言行轻笑了一声,道“身份尊贵没有吧,我可没准哪天就被言氏宗家赶出家门了。”
四人对视一眼,脸色又一变,原来他们起先说的话,言行都已经听到了。
言行又道“胡言乱语不见得吧,该说你们口不由心才是。心中所想不敢大大方方示人,岂不是小人行径,与你们这般高贵身份不符。”
四人不知言行到底想说什么,但言行说他们是小人,又嘲讽他们身份
,已刺痛他们。
还是朱归说道“言行公子此话未免伤人。”
言行嗤笑一声,道“哦哪里来的伤人觉得屈辱了你们出言羞辱邱沐的时候,我听着那意思是,他一个没有身份的人何来所谓尊严,屈辱也是他应该受的。不,他应该没有感到屈辱才对,你们也没有羞辱他,他既无尊严,又何来所谓屈辱羞辱。他就应该卑微,就应该逆来顺受,可对否”
这话外之意是,他们四人比之言行也没有什么身份,所以言行说他们是小人,又嘲讽他们身份,也并不是羞辱。
四人当然听出了这话外之意,脸在抽动,他们已经愤怒,但又奈何言行不得,想怒喝他,话到嘴边却又只说道“你你”
言行不依不饶,又道“旁出当代家主三代者,削除世家名分,这出自大秦律令。这些被削除名分的人,本是你们族中受害者,你们非但不为他们叫屈,不助他们生计,反还以取笑羞辱他们为乐。说你们和我一样喜欢大秦律令,难道还有错不成”
那些被削除世家名分的人,他们只能选择从此成为佣仆,或是依靠本家的接济度日。
他们都在这个夹缝中艰难选择不知何去何从,多数人放不下往日尊严一生落魄潦倒至死。
他们都是一群可怜人,一群受害者。
那四人其实都知道这个现状,他们对大秦的恨都是真的,但言行所说的,又让他们无法反驳,全都哑口无言,面色难堪。
邱勇试图挽回一点颜面,道“他们就不能自谋生路吗为何一定要我们助他生计。”
说得轻巧,自谋生路谈何容易。
即便如邱沐有一技之长,若非言行相助,也已断送了一生。
言行看向邱勇,又看向另外三人,阴沉着脸道“你们
这些人,若是现在也没有了世家名分,没有了锦衣玉食,你们又能去做什么还能日日游手好闲以羞辱他人为乐吗拼尽全力为了活着的人,你们这群废物没有资格瞧不起。”
四人本已被言行说得心生了些许羞愧,但言行又骂他们是废物,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屈辱。
他们想愤而反抗,但看着言行渗人的脸色,终究默不作声。
他们恨大秦,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又给大秦禁令下的受害者狠狠地补了一刀。
他们和大秦一样,都妄加欺凌于他们眼中的卑微者。
只不过,大秦生杀予夺,而他们,冷眼恶语相向。
他们在受害者的眼中与大秦无异,都是施暴者和加害者,但他们浑然不自知。
他们都不知道,也未曾想过,那些他们眼中的卑微者也许并不自认卑微,他们眼中的卑微者同样是一个人,同样应该有尊严。
他们耻与言行为伍,而言行更耻与他们为伍。
言行怒喝了一声“滚”
他们本已丧尽了颜面,本已想灰溜溜地一走了事,但言行一个滚字,却让朱归燃起了一丝血性。
另外三人已经转过身,准备离去。
而朱归直视着言行,他好像本就对言行有积怨,这番又让言行接连嘲讽呵斥,他已愤怒到没有理智,他忘了言行是言信长子,忘了言行是言家宗室。
终于,朱归向言行挥出了一拳,但这拳却没有打到言行的身上。
反而言行随意一躲,也挥出一拳,这拳狠狠地打在朱归脸上。
另外三人见这突变,赶忙回身一起架着朱归离开。
妙笔生花只剩下言行、邱沐和谢福临三人,邱沐和谢福临都看着言行。
谢福临在凝眉思索,言行不是一向与监察司沆瀣一气吗
但他刚才说的话,分明是为大秦律令下的受害者鸣不公。
而那些呵斥那四人的话,更叫人听来酣畅淋漓大快人心。
这些话怎么会从言行的口中说出这真的是一个郎当的纨绔公子能说出的话吗
又想到先前邱沐说过,坊间对言行的那些传闻恐怕不实。今日看来,恐怕确如邱沐所言。
邱沐看着言行的眼中,眼泛泪光。
言行解救了邱沐两次,一次挽救了他近在迟尺的悲惨厄运,而这一次,解救的是他看得比生命还重的尊严。
邱沐没有说话,他此时此刻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言行好像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他站在邱沐身前,看着邱沐,随意地笑了一笑。
谢福临感觉,此刻他在这里,好像有些多余。
于是,谢福临向言行揖礼,道“在下谢福临,见过言行公子。”
言行看向他,对他方才想帮助邱沐的所作所为,言行心有敬意。
言行也抱拳,含笑点头道“谢公子客气了。”
谢福临也对着言行点了点头,又看向邱沐拱手,道“邱兄,我先走了。”
说完,转身走去。
邱沐忙叫道“谢兄。”
谢福临闻言转过身。
邱沐抱拳弯腰,道“多谢”
谢福临点了点头,又转身离去。
只剩下言行和邱沐,邱沐还是没开口。
言行没来由地问道“会饮酒吗”
邱沐一愣,回道“不会。”
言行又道“若是今夜我请你饮酒,你来不来”
邱沐道“来。”
言行再道“戌时,一醉楼。”
邱沐道“好。”
言行看着邱沐的眼睛,本是带着笑意,却变
成了不忍。
言行也不再说话,转身走了。
邱沐仍那么站定着,看着言行走出妙笔生花。
再说那朱归。
被架着从妙笔生花出来以后,郁愤难消,撇开了另三人,怒气冲冲地走进内城。
七拐八绕,走进了一座宅院。
宅院很宽大,也很古旧。朱归走到宅院一角,那里有一座小堂。
朱归大叫了一声“父亲。”
然后推开了门走了进去。
这座小堂很奇怪,外面全是木制的,但走进里面,却另砌石墙,整个封得严实,只有一道门是木门。而那木门前方,还有一道石门。
朱归也很奇怪他家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座堂,多次问过他父亲,他父亲只说他喜欢静,不爱被打扰,所以另砌石墙阻断外面的声音。
朱归又隔着那石门大喊了几声“父亲。”
过了许久,那石门终于带着厚重的声响,缓缓打开。
朱归自小都甚少走进这里,每一次站在门口,那石门打开的瞬间,他都感觉到一股燥热迎面扑来。
他并不是修道者,他的父亲也不是登籍入册的修道者,所以并没有联想到这会与言城御火术有关。
有一个声音自石门内传出,道“喊什么,跟你说过多少次,不要到这里来打搅我。”
说着,有一个人走出。
这人竟是那日在雷罚降临时,出现在离火殿的暗火领头人,朱同殊。
朱同殊一看朱归脸上青肿了一块,问道“怎么了”
这一问,让朱归怒火中烧,道“言行把我打了,父亲,你要为我讨个公道。”
朱同殊眉头一皱,道“他为什么打你”
朱归道“就是发生了点争吵,然后他就把
我打了。”
朱同殊也知道这个儿子的品行,又岂会听他这么随便一说就信了。
于是,朱同殊也带着怒气,喝道“如实说。”
这一喝令,让朱归心虚,他自小就怕朱同殊,他总觉得朱同殊不像寻常人家的父亲,他们父子之间总好像有一种隔阂,一种距离。
朱归于是把妙笔生花发生的事和言行羞辱他的话说了一遍,他并不认为他有什么错,因为他自小就这样,朱同殊也从来对他甚少管教。
朱同殊听完,脸上的怒气未退,道“他难道说错了吗他打你又打错了吗”
朱归简直不敢相信,他被人羞辱了,被人打了,而他的父亲却说羞辱他打他的人没错
朱归愣愣地道“父亲,他打的可是你的儿子。”
朱同殊恨铁不成钢,道“你不修德行,不知错,更不知改。莫说他打你,今日就是我撞见了,也一样打你。”
说着,抬起一只手,眼看又要给朱归一巴掌。
朱归匆忙架起一只手阻挡,可那巴掌却没落下。
只见朱同殊又缓缓把那抬起的手掌放下,口中说道“罢了,罢了,子不教,父之过。要怪,也只能怪我自己。”
朱归先在外面受了羞辱,回到家想请父亲帮忙讨个公道,却又受父亲的责骂,心中委屈更甚。
朱归脱口而出道“言城的大位本是我朱家的,被人夺了大位不说,现在儿子被人打了,你不帮儿子讨个公道,反倒责骂你的儿子,难怪我朱家被人看不起。”
朱同殊闻言大怒,喝道“什么言城的大位本是我朱家的谁教你说的这些混账话”
朱归道“族里长辈私下都这么说,你凶我有什么用,你凶他们去啊。”
朱同殊哼了一声,道“他们胡言乱语
,你也要跟着一起吗你们眼里就只看见那什么大位,那个位置是那么好坐的吗你以为人人都坐得住”
朱归嘟囔了一句“可是人家坐在那个位置,就敢打你儿子。”
朱同殊瞪向朱归,怒气更盛道“人家的儿子若是和你一样,何止是打骂就能了事。从现在起,你禁足在家,没有我的允许你不准出家门半步,否则,家法伺候。”
朱归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见朱归不应,朱同殊又大声道“听见了没有”
朱归哆嗦了一下,道“听见了。”
朱同殊身为暗火的领头人,与言城道界,也与城主言明都休戚与共。
朱归说的那番话,其实朱同殊也知道,朱家家门中历代都有这个说法,朱同殊年少时也曾不平过。
但是,当他入了暗火,眼见言家为言城所做的一切,眼见言家承受的一切,他反而庆幸这大位不是朱家的。
否则,朱家不止要承受那一切,就连言城现在是什么局面都不好说。
眼看着朱家一个个过了这几百年仍对那大位放不下,这种狭隘的胸襟和肚量,朱同殊实在没有信心若换成朱家能比言家做得更好。,
他本是来看看谢芙萍是否又来了妙笔生花。
走到门口,先是听见店内的一阵嘲笑,然后又看见了倚靠在门墙上言行。
谢福临只是在当日言行搭救邱沐时远远见过他一次,言行并没有见过谢福临,所以二人并不算相识,谢福临也就没有向言行打招呼。
谢福临只是奇怪,言行为什么又会在这里,为什么又不进去。
谢福临走进了妙笔生花,他没有看见谢芙萍,但看见了四个笑得前俯后仰的人,和因愤怒涨红了脸的邱沐。
言城世家公子们多有往来,谢福临虽与外人来往不多,但对那四个人还都识得,也心知他们的名声和往日行径,何况其中还有一个他的同宗族弟谢福照。
谢福临已经猜到了这里发生了什么,对于邱沐现在的模样,他感到同情,也想为邱沐做点什么。
谢福临看向谢福照,道“福照,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世家族内都有各自的地位,不是太愚蠢的人都心知肚明,谢福临本就比谢福照年纪稍长,况且早已接掌谢家的百宝坊,在谢家族内的话语权和地位自然不是谢福照可比。
看着谢福临一脸不悦地向自己问话,谢福照心虚的自觉矮上了半分,低声回道“没什么。”
谢福临又道“没什么,那还不回去。”
谢福照没再说话,谢福照是谢家的人,另外三人却不是,他们可不觉得谢福临能对他们训话。
朱归道“谢少东家,这里可不是你的百宝坊,也不是你们谢家,我们要做什么,还轮不到你指点吧。”
朱归少言,但是这四个人当中,好像却是以他为首。
言城各大家之间大多亲和,向来对外家的事
不插嘴也不插手,这是默认的规矩。
但谢福临实在不喜欢这几个人,强硬得回道“我是个经商的人,经商也有经商的规矩,店主逐客,客就离店。否则,若都像你们这样闹下去,哪家店还能开得下去。”
邱勇道“谁说我们闹了,谁说我们闹了哈哈”
杨赫显接话道“就是,谁说我们闹了,我们只是进来挑字画,难不得还不许我们说几句话”
说着,他笑了,朱归也跟着笑了。
谢福照闷着声,当着谢福临的面他不敢太放肆。
面对这等无赖,谢福临也无可奈何了。
这时,门口响起掌声。
几人转头看去,见言行拍着手掌走了进来,那四人脸色一变。
但看清言行脸上的青紫,又在心中偷笑,看来的确如朱归所说,言行昨日被言彬暴打了一顿。
只见言行笑眯眯地道“看来你们和我一样,颇喜欢大秦律令。”
几人都认得言行,虽然人后说到言行都不尊重,但当着人前,还是有些惧怕。
但听言行这么说,四人也愤怒。
一来,他们耻与言行为伍;二来,即便他们四人算不得什么好人,但对大秦,无人不恨。
朱归道“言行公子虽然身份尊贵,但也不可胡言乱语。”
言行轻笑了一声,道“身份尊贵没有吧,我可没准哪天就被言氏宗家赶出家门了。”
四人对视一眼,脸色又一变,原来他们起先说的话,言行都已经听到了。
言行又道“胡言乱语不见得吧,该说你们口不由心才是。心中所想不敢大大方方示人,岂不是小人行径,与你们这般高贵身份不符。”
四人不知言行到底想说什么,但言行说他们是小人,又嘲讽他们身份
,已刺痛他们。
还是朱归说道“言行公子此话未免伤人。”
言行嗤笑一声,道“哦哪里来的伤人觉得屈辱了你们出言羞辱邱沐的时候,我听着那意思是,他一个没有身份的人何来所谓尊严,屈辱也是他应该受的。不,他应该没有感到屈辱才对,你们也没有羞辱他,他既无尊严,又何来所谓屈辱羞辱。他就应该卑微,就应该逆来顺受,可对否”
这话外之意是,他们四人比之言行也没有什么身份,所以言行说他们是小人,又嘲讽他们身份,也并不是羞辱。
四人当然听出了这话外之意,脸在抽动,他们已经愤怒,但又奈何言行不得,想怒喝他,话到嘴边却又只说道“你你”
言行不依不饶,又道“旁出当代家主三代者,削除世家名分,这出自大秦律令。这些被削除名分的人,本是你们族中受害者,你们非但不为他们叫屈,不助他们生计,反还以取笑羞辱他们为乐。说你们和我一样喜欢大秦律令,难道还有错不成”
那些被削除世家名分的人,他们只能选择从此成为佣仆,或是依靠本家的接济度日。
他们都在这个夹缝中艰难选择不知何去何从,多数人放不下往日尊严一生落魄潦倒至死。
他们都是一群可怜人,一群受害者。
那四人其实都知道这个现状,他们对大秦的恨都是真的,但言行所说的,又让他们无法反驳,全都哑口无言,面色难堪。
邱勇试图挽回一点颜面,道“他们就不能自谋生路吗为何一定要我们助他生计。”
说得轻巧,自谋生路谈何容易。
即便如邱沐有一技之长,若非言行相助,也已断送了一生。
言行看向邱勇,又看向另外三人,阴沉着脸道“你们
这些人,若是现在也没有了世家名分,没有了锦衣玉食,你们又能去做什么还能日日游手好闲以羞辱他人为乐吗拼尽全力为了活着的人,你们这群废物没有资格瞧不起。”
四人本已被言行说得心生了些许羞愧,但言行又骂他们是废物,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屈辱。
他们想愤而反抗,但看着言行渗人的脸色,终究默不作声。
他们恨大秦,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又给大秦禁令下的受害者狠狠地补了一刀。
他们和大秦一样,都妄加欺凌于他们眼中的卑微者。
只不过,大秦生杀予夺,而他们,冷眼恶语相向。
他们在受害者的眼中与大秦无异,都是施暴者和加害者,但他们浑然不自知。
他们都不知道,也未曾想过,那些他们眼中的卑微者也许并不自认卑微,他们眼中的卑微者同样是一个人,同样应该有尊严。
他们耻与言行为伍,而言行更耻与他们为伍。
言行怒喝了一声“滚”
他们本已丧尽了颜面,本已想灰溜溜地一走了事,但言行一个滚字,却让朱归燃起了一丝血性。
另外三人已经转过身,准备离去。
而朱归直视着言行,他好像本就对言行有积怨,这番又让言行接连嘲讽呵斥,他已愤怒到没有理智,他忘了言行是言信长子,忘了言行是言家宗室。
终于,朱归向言行挥出了一拳,但这拳却没有打到言行的身上。
反而言行随意一躲,也挥出一拳,这拳狠狠地打在朱归脸上。
另外三人见这突变,赶忙回身一起架着朱归离开。
妙笔生花只剩下言行、邱沐和谢福临三人,邱沐和谢福临都看着言行。
谢福临在凝眉思索,言行不是一向与监察司沆瀣一气吗
但他刚才说的话,分明是为大秦律令下的受害者鸣不公。
而那些呵斥那四人的话,更叫人听来酣畅淋漓大快人心。
这些话怎么会从言行的口中说出这真的是一个郎当的纨绔公子能说出的话吗
又想到先前邱沐说过,坊间对言行的那些传闻恐怕不实。今日看来,恐怕确如邱沐所言。
邱沐看着言行的眼中,眼泛泪光。
言行解救了邱沐两次,一次挽救了他近在迟尺的悲惨厄运,而这一次,解救的是他看得比生命还重的尊严。
邱沐没有说话,他此时此刻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言行好像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他站在邱沐身前,看着邱沐,随意地笑了一笑。
谢福临感觉,此刻他在这里,好像有些多余。
于是,谢福临向言行揖礼,道“在下谢福临,见过言行公子。”
言行看向他,对他方才想帮助邱沐的所作所为,言行心有敬意。
言行也抱拳,含笑点头道“谢公子客气了。”
谢福临也对着言行点了点头,又看向邱沐拱手,道“邱兄,我先走了。”
说完,转身走去。
邱沐忙叫道“谢兄。”
谢福临闻言转过身。
邱沐抱拳弯腰,道“多谢”
谢福临点了点头,又转身离去。
只剩下言行和邱沐,邱沐还是没开口。
言行没来由地问道“会饮酒吗”
邱沐一愣,回道“不会。”
言行又道“若是今夜我请你饮酒,你来不来”
邱沐道“来。”
言行再道“戌时,一醉楼。”
邱沐道“好。”
言行看着邱沐的眼睛,本是带着笑意,却变
成了不忍。
言行也不再说话,转身走了。
邱沐仍那么站定着,看着言行走出妙笔生花。
再说那朱归。
被架着从妙笔生花出来以后,郁愤难消,撇开了另三人,怒气冲冲地走进内城。
七拐八绕,走进了一座宅院。
宅院很宽大,也很古旧。朱归走到宅院一角,那里有一座小堂。
朱归大叫了一声“父亲。”
然后推开了门走了进去。
这座小堂很奇怪,外面全是木制的,但走进里面,却另砌石墙,整个封得严实,只有一道门是木门。而那木门前方,还有一道石门。
朱归也很奇怪他家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座堂,多次问过他父亲,他父亲只说他喜欢静,不爱被打扰,所以另砌石墙阻断外面的声音。
朱归又隔着那石门大喊了几声“父亲。”
过了许久,那石门终于带着厚重的声响,缓缓打开。
朱归自小都甚少走进这里,每一次站在门口,那石门打开的瞬间,他都感觉到一股燥热迎面扑来。
他并不是修道者,他的父亲也不是登籍入册的修道者,所以并没有联想到这会与言城御火术有关。
有一个声音自石门内传出,道“喊什么,跟你说过多少次,不要到这里来打搅我。”
说着,有一个人走出。
这人竟是那日在雷罚降临时,出现在离火殿的暗火领头人,朱同殊。
朱同殊一看朱归脸上青肿了一块,问道“怎么了”
这一问,让朱归怒火中烧,道“言行把我打了,父亲,你要为我讨个公道。”
朱同殊眉头一皱,道“他为什么打你”
朱归道“就是发生了点争吵,然后他就把
我打了。”
朱同殊也知道这个儿子的品行,又岂会听他这么随便一说就信了。
于是,朱同殊也带着怒气,喝道“如实说。”
这一喝令,让朱归心虚,他自小就怕朱同殊,他总觉得朱同殊不像寻常人家的父亲,他们父子之间总好像有一种隔阂,一种距离。
朱归于是把妙笔生花发生的事和言行羞辱他的话说了一遍,他并不认为他有什么错,因为他自小就这样,朱同殊也从来对他甚少管教。
朱同殊听完,脸上的怒气未退,道“他难道说错了吗他打你又打错了吗”
朱归简直不敢相信,他被人羞辱了,被人打了,而他的父亲却说羞辱他打他的人没错
朱归愣愣地道“父亲,他打的可是你的儿子。”
朱同殊恨铁不成钢,道“你不修德行,不知错,更不知改。莫说他打你,今日就是我撞见了,也一样打你。”
说着,抬起一只手,眼看又要给朱归一巴掌。
朱归匆忙架起一只手阻挡,可那巴掌却没落下。
只见朱同殊又缓缓把那抬起的手掌放下,口中说道“罢了,罢了,子不教,父之过。要怪,也只能怪我自己。”
朱归先在外面受了羞辱,回到家想请父亲帮忙讨个公道,却又受父亲的责骂,心中委屈更甚。
朱归脱口而出道“言城的大位本是我朱家的,被人夺了大位不说,现在儿子被人打了,你不帮儿子讨个公道,反倒责骂你的儿子,难怪我朱家被人看不起。”
朱同殊闻言大怒,喝道“什么言城的大位本是我朱家的谁教你说的这些混账话”
朱归道“族里长辈私下都这么说,你凶我有什么用,你凶他们去啊。”
朱同殊哼了一声,道“他们胡言乱语
,你也要跟着一起吗你们眼里就只看见那什么大位,那个位置是那么好坐的吗你以为人人都坐得住”
朱归嘟囔了一句“可是人家坐在那个位置,就敢打你儿子。”
朱同殊瞪向朱归,怒气更盛道“人家的儿子若是和你一样,何止是打骂就能了事。从现在起,你禁足在家,没有我的允许你不准出家门半步,否则,家法伺候。”
朱归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见朱归不应,朱同殊又大声道“听见了没有”
朱归哆嗦了一下,道“听见了。”
朱同殊身为暗火的领头人,与言城道界,也与城主言明都休戚与共。
朱归说的那番话,其实朱同殊也知道,朱家家门中历代都有这个说法,朱同殊年少时也曾不平过。
但是,当他入了暗火,眼见言家为言城所做的一切,眼见言家承受的一切,他反而庆幸这大位不是朱家的。
否则,朱家不止要承受那一切,就连言城现在是什么局面都不好说。
眼看着朱家一个个过了这几百年仍对那大位放不下,这种狭隘的胸襟和肚量,朱同殊实在没有信心若换成朱家能比言家做得更好。,